如果想要在歐洲一口氣玩翻夠本(粵),我可以確定,勢必要染上歐陸衝動型消費症候群才有可能使命必達。對於我這種消費滿足感曲線頂點大約落在兩百元丹麥克朗(我知道我在香港時才一百五十港幣,不過畢竟現在在北歐耶,物價這麼高理應多給點彈性哈)的歐巴桑來說,一個晚上買足一趟十一天小西歐之旅的交通費,似乎太刺激了點。哈哈我自己甚至都沒有意識到,可是每次按下網頁上的next step,每次又更靠近付帳的moment的時候,我都會深深吐一口氣。
喔我真的很沒用。
其實我必須承認,雖然我口口聲聲說我酷愛旅行、響往冒險,但是我的惰性總是有辦法百般阻撓,畢竟安逸地扎根在comfort zone裡多舒服,不需要計算成本,不需要擔心迷路,不需要苦惱找不到廉價航空,不需要忐忑自己一個人在陌生城市遊蕩會不會遭遇不測,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計畫,不需要用腦。
但是真的很浪費生命。
所以我毅然決然決定,我可是個備受認可、甚至是景仰(?????)的行動派,大家對我都有所期待,身為完美主義的虔誠信徒,我怎麼可以令人失望、怎麼可以砸了我的正字招牌??
所以我想我的虛榮是勝過我的惰性的。
我大言不慚地跟老媽抱怨,我的天我的錢都花不完耶,人家來歐洲半年要花上五十萬,我覺得我大概用不到二十萬。我野心勃勃地想要三月初完成小西歐之旅,四月初進駐愛沙尼亞俄羅斯和芬蘭,四月中挑戰小東歐之旅,五月中和老媽一起探訪我的北歐鄰居們,然後五月底六月初一圓我的南歐夢。然後貪心地把終點站預設為國立政治大學97畢業典禮。
我想我的慾求不滿是贏過我的虛榮和節儉的。
一口氣就買了三段機票、一段火車票,一個念頭之間就翹掉五堂課,就決定敗家十一天。我哥說我來歐洲根本就是玩的,怎麼好像我在香港比較認真。我很想反駁,不想要被烙上愛玩交換學生的標籤,卻忽然很入境隨俗、很近墨者就全部黑掉,而且黑得臉不紅氣不喘的說,喔我豁出去了。
我想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似乎還是我的灑脫,是我脫韁野馬的狂狷。
於是乎青春野馬歐洲行的首部曲就這麼在一陣心頭小鹿亂撞的暈眩下完成:
3/4 哥本哈根-倫敦 (21:20起飛22:10抵達某個倫敦市區的小機場,DKK259)
當天晚上應該會借住過去半年用波爾多和鵝肝醬和精緻英式下午茶把我哥養得肥肥胖胖的叔叔家。
3/5 倫敦: Windsor CastleàStonehengeàBathàOxford (暫定,因為還在考慮羅馬古浴池和牛津哪個比較值得看)
3/6 倫敦: 博物館之旅
3/7 倫敦: 市區導覽
3/8 倫敦-巴黎 (07:52乘歐洲之星出發 11:17抵達花都,€46.50)
主要目標: 凡爾賽宮。然後閒晃巴黎到晚上,已找到朋友的朋友的沙發可以crash。
3/9 巴黎: 羅浮宮。晚上可以和我廣告系的同學會面,主要目標: 凱旋門和巴黎鐵塔的夜景。
3/10巴黎: 奧賽美術館
3/11巴黎: 我同學大推的廣告美術館
3/12 巴黎-柏林 (06:35起飛08:15抵達,€39.24)
現在仍在思考柏林一日遊會不會太趕,但我很想去看看漢堡,所以一下飛機可能會搭巴士或火車先去漢堡玩一天,隔天再回柏林玩一天,但我還在等候我的德國朋友替我把情資收集清楚,最好是能夠連住宿都替我搞定哈。
3/14 柏林-哥本哈根 (13:40起飛14:45抵達,€30.24)
Home sweet home.
截至目前為止,交通費用合台幣6,491。我想我喜歡擁抱挑戰的野性在這次的交換中會徹底獲得滿足,挑戰自己的消費滿足感曲線頂點最後可以被激發到哪裡去,我想就連消費力也是可以被開發潛能的。我想slowly but surely我已經罹患歐陸衝動型消費症候群,雖然在病情惡化之前,我到現在還是很匪夷所思那些紈袴子弟怎麼可以這麼無所謂的拚命刷卡??雖然老媽非常開明冷靜地降下聖旨,只要是我覺得ok,只要我不要被當然後畢不了業,其實她都沒有太多意見。這種多少野孩子求之不得的敗家解禁令,偏偏就是我這種有點乖的野孩子的大罩門。不過也有可能純粹是我的歐巴桑習性在作祟,碰到錢這種東西總是會戰戰兢兢,如果是自己賺的,或許會好一點。但是我想我在這裡需要學習最重要的課題,恐怕就是學會怎麼毫無負擔地花該花的錢。
會有那麼一天,我可以氣定神閒地坐在電腦前面,蠻不在乎地就可以訂個兩張去埃及的機票,you know, cuz you're coming with me this time.